青年社關路上的「求真」與「相遇」

本文原刊於《學會報》2010年4號,作者為本會事工幹事鄧穎輝

在一次帶領香港專業教育學院的學生認識深水埗社區的活動中,沒有人表示曾經參與反高鐵的遊行或集會,甚至沒有人表示曾加入facebook任何一個有關反高鐵的群組。這現象或許告訴我們,任何一個嘗試把青年概括、歸納、普遍化地來理解的概念也有它的限制,包括「80後」。現時的確有青年群體積極並具素質與視野地參與公民社會,然而,仍然有較被動的一群。當然,這又不代表較被動的一群是「完全」不關心社會。他們雖然沒有參與反高鐵的遊行、集會或facebook的群組,但他們對整件事件的來龍去脈、爭議重點等仍有一定的了解,甚至能參與討論,表達不同意見。

事實上,在現時資訊充斥的社會,一些經主流媒體所報導的事件,很難不知道或不了解,問題只是我們能否以「求真」的精神發掘主流媒體以外對事件的描寫,從多角度來探討事件的面貌,以求更接近「真相」。就像反高鐵事件一樣,如果只留意主流媒體的報導,所得到的認知肯定是片面的。此外,就是實實在在的與他者及社區「相遇」。這群學生最後也因著深水埗需要二千多元的月租才能租下套房、多元的社區經濟面貌(地攤、二手店)等而感到詫異。這些詫異經驗正是他們延續對社會的關心甚至進而以行動來回應社會的土壤。

不約而同,在「走出斗底」跨宗派青年信徒培育計劃的一次探訪上,青年學員走進了網絡電台青台的錄音室也遇到了類似的經驗。這些青年學員遇上在社運圈子多年的「中堅份子」,亦遇到了接觸社運不久便異常投入的青年。青年遇見青年卻又感到彼此生活與經驗上的差異,造成一張又一張詫異的臉孔。縱使有人選擇沉默,但亦有青年學員與「青台人」談起生活與政治來。彼此意見的接近與迥異恐怕並不是這次「相遇」的重點,可喜可賀的是與自己生活經驗如此不同的人進入了自己生命當中。這點刺激縱使沒有立竿見影的成效,亦不會令生活突然出現重大的變化,甚至仍找不著當中與自己的關係,然而,卻足夠讓人對自己以致社會進行反思,豐富對生活與生命的想像。

如果青年是一個多元的群體,當面對在社會關懷上較被動的一群時,我們需要做的可能不是強加責任、義務或大義凜然的使命,而是與他們一起努力尋求「真相」(雖然我們也可能不知道真相是什麼),並讓他們與不同群體「相遇」,因為「相遇」本身就有著力量。

*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