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前途、沒命運、沒選擇的循環

本文原刊於《學會報》2011年12月第37期,作者為姚志豪宣教師

從小在教會四面牆內成長,當長大以後,有種感覺,四面牆以外的人,理應更需要上主,或可說,牆內的人理應把牆外人的生活連繫起來,以致讓福音更能真實及具體地實踐於異同的角落。因此,今個暑假聯同學會,讓青年人接觸關注綜援檢討聯盟、天台屋的居民、性工作者及甘浩望神父(經常站在邊緣人位置及為他們發聲的神父),製造對話的平台,讓他們活在香港繁榮的同時,亦填補他們香港生活的另一面。

在接觸的幾個人物中,令筆者及青年人最深刻的,莫過於一次與「姐姐仔會」的「姐姐仔」對話。從來就只有在傳播媒介認識到的姐姐仔,100%是負面的,只見她們犯事,卻沒有機會聆聽她們的故事,但又自然地對她們評頭品足,認定她們所做的是錯事。透過這次會面,我想:這實是有欠公允。在整個對談中,活生生地讓我們聽到的,不只是對她們純負面的理解,而是生活的掙扎迫人。為了子女的生活要隱瞞自己的處境,甚至不能與親人聯繫(名副其實的斷六親!),更終日要以自卑感為伴。即使如此,仍要堅持做下去,原因簡單不過,只是為了生活。她們說:「這是一個沒前途、沒命運、沒選擇的循環。」因此,即使她們是別人的母親、太太、女兒,為著生活,這些身分也一一要棄置,剩下的身分就只有「妓女」。她們說,進入這行業愈久,和世界的隔膜愈大。

然而,即使活在被唾棄的實況下,她們也找到自己的價值。事實上,有些丈夫因太太已離世而找她們幫助滿足性需要,有夫妻因性生活不協調而需要找她們協助;於他們來說,這未嘗不是一種肯定、一種價值……。值得我們深思的是,是否要單一地以道德判斷來看待她們?還是可以對她們有多一些空間去明白、了解,甚至乎尊重?

若教會是四面牆,我們願意衝破嗎?抑或是愈建愈牢固,愈建愈穩妥,最終成為故步自封、道德判斷、自以為聖人的罪人俱樂部?

「他們還是不住的問他,耶穌就直起腰來,對他們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他。」—— 約翰福音8章7節

*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