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亞洲青年牧養會議:混雜與抵抗──葡撻的美麗與哀愁

亞洲不少地方都曾經是殖民地,殖民地歷史就只有哀愁?還是混雜著美麗與傲氣?
脫離原有殖民者就等於解殖?
殖民過後,人民在政治權力上,在衣、食、住、行的日常經濟生活裡,以及在文化當中,跟前殖民者、新殖民者(如果有)和自己的多元社群有甚麼糾纏?

「葡撻」和其他的「蛋撻」怎麼區隔?本土身分帶來排斥還是共融?與基督信仰又有甚麼交織?

內容:
1. 專講
~ 「亞洲的後殖民神學 ─ 解殖與本土身分建構」,講者:關瑞文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副院長、亞洲實踐神學學會(香港)主席)
~ 「葡撻:混雜與澳門本土身分的建構」,講者:李展鵬博士(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傳播系助理教授、《隱形澳門》作者)

2. 訪視與對話
~ 中西交錯:澳門歷史建築與城市發展導賞
~ 賭場內望與訪問賭業從業員
~ 與新澳門學社對話,兼論「開放賭權:新自由主義與再殖民下的主體」分享者:
蘇嘉豪(新澳門學社副理事長、民選立法會議員、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系碩士研究生)
~ 本土藝術團體:J(藝術工作者)、「邊度有書」、「井井三一」
~ 座談:「抵抗、教會與後殖民神學」
分享者:
黃嘉儀傳道(公民門徒成員) ── 「公民門徒」的理念與信仰群體的社會實踐
陳俊明(環保教育工作者、公民門徒成員) ── 生態與生活、抵抗與靈性
陳偉智(新澳門學社第八、九屆理事長;曾任基督徒關注基本法小組召集人,天主教徒;澳門第四屆立法會議員;義務出任澳門觀察報社長至今、教育工作者) ── 參政:一個基督徒信仰實踐的選項

3. 交流與實踐
~ 各地在後殖民視角下的本土身分與神學建構經驗 (各地文本與脈絡的分享- 澳門、台灣、馬來西亞、香港)
~ 參與澳門不同宗派教會的崇拜及進行交流
~ 共同構思各地因應會議主題的實踐方案

緣起與目的:
自2016年起舉辦的亞洲青年牧養會議,旨在讓亞洲各地青年信徒對本地的政治、社會與文化處境有更深入的認識,並與其他地方的青年信徒作交流;透過研討與專講,讓青年信徒從生活與政治連結聖經與神學,並作出深入反思與對話,尋找信徒群體(教會)的踐行;認識與訪視各地的宗教機構與堂會和公民社會團體,讓青年信徒進行訪談,了解他們在政治與公民社會的參與;整理會議過程中的研討與經驗,讓青年信徒尋找各地可行的實踐方案;建立跨地域的青年信徒網絡,使其成為交流與行動的平台,並輪流在各地舉辦「亞洲青年牧養會議」。

日期:2019年8月23至27日(周五至周二)
地點:澳門

對象/參與者:澳門、香港、台灣、馬來西亞的青年、信徒或青年牧者、導師、青年工作者等
名額:約40人

報名及詳情請到:https://goo.gl/forms/y458LkzurRRYxoK42
截止日期:2019年5月15日,參加者需由各地合辦單位進行面見與甄選
費用:$900澳門幣(包括參與會議、住宿及部分膳食費用,於錄取後向各地負責單位繳交,往來澳門交通需要自費。參與者如在經濟方面有困難,可向主辦機構申請補助)

查詢:[email protected] / (馬來西亞),[email protected] / (澳門),[email protected] (852)23981699 / (香港), [email protected] / (台灣)

會議程序:https://tinyurl.com/yxn5tp2t

合辦:Comunhão 澳門、長老教會青年陣線(台灣)、馬來西亞生命展翅資源中心、香港基督徒學會、合一青年牧養平台(香港)

*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