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基督徒學會希望透過「拾回尊嚴」共「拾回」課堂,為參與者提供一個學習平台,分別從社會政策、體驗、分享和神學方向去探討拾荒者及環保回收議題。香港基督徒學會期待參與者在完成「拾回」課堂之後,能夠對本地拾荒者及環保回收議題有更多了解,並能夠在之後的生活中,持續關注拾荒者及環保回收的相關議題,透過持續的長遠行動,發揮社會影響力,改善本地拾荒者及環保回收所面對的困境,為「拾荒者」及「環保回收」,重拾應有「尊嚴」,而這也是課程名稱「拾回尊嚴」的背後意義。
日期: 24/5 至 13/9 (隔周四晚上,共拾回)
時間:19:30 至 21:30
地點:香港基督徒學會 (旺角道11 號,藝旺商業大廈10 樓)
費用:$800 (拾回)* $120 (單回)
報名日期: 由即日至12/5 止 (名額 20 名)
按此連結到 Google Form 報名:
「拾回尊嚴」:環保回收與生態神學課程內容
5.24 認識香港最新的環保回收政策
由2018年初開始,內地加強對進口廢料需符合法規標準的執法,導致大量香港產生的可再生廢料,因不符合內地廢料進口標準 (即廢紙要分類和不可混雜質,而廢膠則要升級再造成原料) 而無法進入內地。香港環保署為配合內地廢料進口的標準,於2017年底呼籲市民集中回收「三紙兩膠」。本環節之目的是讓參加者認識「三紙兩膠」的內容,並將訊息傳播及指導拾荒者如何作回收分類,以符合最新回收要求。此外,亦會討論在最新回收要求下,對市民及環保回收業所帶來的影響。
- 鄧永謙先生 (關懷貧窮學校 事工主任)
- 趙日輝先生 (關懷貧窮學校 事工統籌)
- 黎偉賢先生 (香港基督徒學會 社區牧職幹事)
6.7 認識香港環保回收工業(1)
Part 1: 塑膠及發泡膠回收
認識香港各類廢料回收的情況,了解回收業的運作及行業面對的困難,以及對未來的展望。學員透過了解香港回收業的實際情況,有助日後就有關拾荒者議題的教育及政策倡議工作。
「三紙兩膠」的政府回收政策中,塑膠回收業在港究竟如何運作?兩膠以外的「發泡膠」不被建議回收,為甚麼又會有人在香港設立「發泡膠」回收公司?究竟如何運作?我們邀請到2位相關回收公司負責人員,與大家分享行業情況。
- 黃頴灝先生 (雋成發展有限公司環保進城 創辦人/董事,香港廢塑料協會副主席)
- 李家銘先生 (荃灣區青少年發展協會 迷失的寶藏: 發泡膠回收行動 項目經理)
6.14 認識香港環保回收工業(2)
Part 2: 廢紙回收
認識香港各類廢料回收的情況,了解回收業的運作及行業面對的困難,以及對未來的展望。學員透過了解香港回收業的實際情況,有助日後就有關拾荒者議題的教育及政策倡議工作。本地廢紙回收業在內地加強對進口廢料需符合法規標準的新例下,首當其衝,曾一度在2017年9月期間,因為內地廢紙配額問題,發起一連數天的廢紙停收行動,市區更出現「廢紙圍城」的場面。新例實施至今,業界的經營環境日益困難,回收價格不斷下跌,行內更開始出現結業潮,究竟行業面對甚麼的困難,致令出現連串倒閉事件?
廢紙回收業與拾荒者的關係密切,唇寒齒亡,業界面對的困難,又如何影響到拾荒者的生活?我們邀請到廢紙回收公司負責人,跟我們分享一些業界情況。
- 葉文琪先生 (資訊機密處理有限公司創辦人及執行董事。 資訊機密處理有限公司原來主要回收辦公廢紙,其後更發展一站式廢物服務管理, 過去四年協助香港中文大學減廢成績斐然, 又為多家機構、公司提供廢物諮詢服務。葉先生創業前曾任Double A香港總經理, 奠定Double A影印紙香港第一品牌。 之前又有多年快流消費品營銷管理經驗。 葉先生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擁有工商管理學士及碩士學位。)
6.28 拾荒者的角色及貢獻 (1): 拾荒體驗
透過拾荒體驗,讓學員在體驗活動中得到作為拾荒者的第一身經驗,然後以此為基礎,共同探討在「三紙兩膠」回收政安排下,拾荒者受到的影響,以及探討拾荒者友善政策的重要性。
- 鄧永謙先生 (關懷貧窮學校 事工主任)
- 趙日輝先生 (關懷貧窮學校 事工統籌)
- 黎偉賢先生 (香港基督徒學會 社區牧職幹事)
7.5 拾荒者的角色及貢獻 (2): 污名化
拾荒者在社會上,一直被普遍與「污糟」,「阻街」、「冇用」、「貪錢」等聯上關係。受到污名化的影響,拾荒者在環保回收中的角色及貢獻一直被誤解與忽視,連帶拾荒者在工作時所面對的種種問題也一同被略過。2017年發生的「廢紙圍城」,正正揭示了拾荒者在社會上的貢獻。透過對「廢紙圍城」的探討,讓學員能從實例中對拾荒者的處境了解更多。我們邀請到一位拾荒者朋友,跟我們分享她的日常工作情跟我們分享她的日常工作情況及內心感受,並與參與者對話。
- 鄧永謙先生 (關懷貧窮學校 事工主任)
- 趙日輝先生 (關懷貧窮學校 事工統籌)
- 黎偉賢先生 (香港基督徒學會 社區牧職幹事)
- 拾荒者
7.19 外國的一些拾荒者友善政策
探討外國的拾荒者友善政策,理解其背後意義及價值觀,再思香港處境,並嘗試提出和討論一些適合於香港拾荒者的友善政策。我們邀請到一位拾荒者朋友,以第一身的個人經驗,分享對拾荒者友善政策的看法,及對席間提出的建議,分享個人看法。
- 鄧永謙先生 (關懷貧窮學校 事工主任)
- 趙日輝先生 (關懷貧窮學校 事工統籌)
- 黎偉賢先生 (香港基督徒學會 社區牧職幹事)
- 拾荒者
8.2 落區
讓學員透過行動,以第一身角度,認識現實生活中的拾荒者的處境,及工作時面對的問題。透過與拾荒者對話交流,聆聽每個拾荒者的個人故事,並與拾荒者建立鄰舍關係。讓學員可以將之前課堂所得到的資訊及知識,與拾荒者的分享作簡單的結合及整理,作為個人對拾荒者現實處境的理解,作為之後的神學課堂討論基礎的切入點。
- 鄧永謙先生 (關懷貧窮學校 事工主任)
- 趙日輝先生 (關懷貧窮學校 事工統籌)
- 黎偉賢先生 (香港基督徒學會 社區牧職幹事)
8.16 信仰反思 1: 假如上主在拾荒
從公共神學角度出發,探討拾荒者角色。上帝按自己形象創造人類,所以人擁有上帝的形象。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曾說過,我們是上主的共同創造者,那麼我們又如何理解「拾荒者」?我們又該如何去理解「拾荒」這工作?是低等?是污糟?還是其他?
- 龔立人博士 (香港基督徒學會義務總幹事,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教授)
8.30 信仰反思2: 人與大地之關係
從生態神學角度出發,探討人與大地之間的關係。分別從三個不同向度出發: 1.人是大地管家;2. 人與大地地位平等; 3. 女性主義生態神學。讓學員對不同的生態神學觀有更多的理解及刺激思考,思想人與大地之間的關係。
兩位香港中文大學候選博士生分享他們的生態神學觀,並作出對話。
- 莫介文先生 (香港中文大學宗教研究學部哲學博士生)
- 謝彩虹小姐 (香港中文大學宗教學系博士生)
9.13 倡議
讓學員透過不同民間團體成員的分享,了解倡議工作的重要性及各團體在不同領域中所實踐方式。還有邀請已退休的前環保主任,分享一些過去在政府的環保工作經驗,並與前線民間團體為香港的環保政策倡議工作的過去與未來展開對話。
- 朱漢強先生 (環境倡議總監)
- 梁德明先生 (「不是垃圾站」成員,前環團工作者)
- 趙繼馨女士 (前環保主任,中國神學研究院職場神學畢業生)
- 鄧永謙先生 (關懷貧窮學校 事工主任)
- 趙日輝先生 (關懷貧窮學校 事工統籌)
- 黎偉賢先生 (香港基督徒學會 社區牧職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