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教育,香港再造!迎向新世代公民社會

gg梁恩榮、阮衛華著
香港基督徒學會、印象文字 聯合出版
出版日期:2011年11月(初版)/ISBN:978-962-457-428-9
頁數:350頁
訂價:HK$108.00
會員價:(七五折): HK$ 81.00(只限購買2本)
非會員價:(八折): HK$ 86.40

本書簡介

我們要塑造新世代公民,再造香港,就切須關注本土公民教育的發展與現況;而公民教育要與社會發展緊扣,就必須包括政治教育、國民教育和人權教育,三者缺一不可!

第一部,製造香港公民:回顧及前膽香香港公民教育的發展。
第二部,是政治教育而不是政治灌輸:釐清灌輸、社教化等重要「政治教育」議題。
第三部,國民身分大作戰:香港的「國民教育」如何回應中港融合以及全球代下的多元身分競逐。
第四部,講人權但不講行動:「行動貧乏」的「人權教育」?
第五部,公民實踐:由服務、充權到社會公義。

書中更述及「八十後」現象以及「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論爭,讀者不容錯過。“公民既然擁有明確的政治角色,那麼非政治化的公民教育能否回應社會民主發展的挑戰?國民教育要背負情感的使命,培育公民對國家的感情;也要背負認知的使命,培育公民的批判性思考能力。換句話說,國民教育要培養「批判性愛國者」。人權教育要培育這樣的公民:當他們的人權或其他人的人權被侵犯,他們願意採取行動,保護人權。”

要推行道德化的國情教育,
還是要培育批判性愛國者?
關心社會,可以只講關愛,
不講社會公義?
一起成為積極公民,迎向新世代公民社會!

推介

香港如何維護我們的「一制」?香港如何提升管治,落實「高度自治」?這不單靠北京,還要看香港人的公民質素。本書要教育我們如何參與「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這歷史任務,做一個良好公民。──余若薇(立法會議員)

本書剖析了公民教育的理念和核心價值,既為當前的大討論勾畫出多角度的觀察分析,也為教育工作者提供豐富的參考資料和啟發思考的論述,實在有很高的可讀性。──張炳良(香港教育學院校長,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

這是一本精彩而合時的文集。精彩在於本書探討了關鍵的疑難,而文中引用的理論既廣且深。而所謂合時者,則在於政府行將推行國民教育而引起社會爭論之際,本文集正好給我們提供一些答案。──關信基(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榮休講座教授,公民黨創黨主席)

公民是一個國家的成員。國家是一個政治實體。公民教育是一件非常政活性的事情,但政治在今日的香港已漸漸成為禁忌。作者們卻大膽打破禁忌,指出公民教育非政治化和惟道德化的荒謬,並提出公民教育實踐和充權的出路,本書實是關心教育者必讀的清新著作。──張超雄(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講師,正言匯社社長)

本書作者不但是這樣議題的權威,也是身體力行的教育工作者,理論與實踐兼備,是對大眾闡釋這議題的最理想人選。本書不但適合教育工作者和學生,更值得香港和內地政府官員認真參考。──沈旭暉(香港教育學院文理學院副教授及對外事務主任,Roundtable研究所及網絡理事會主席)

內容

序一 張炳良/序二關信基/序三甘國臻/序四張銳輝/序五沈旭暉/序六龔立人
作者序一梁恩榮/作者序二阮衛華
前言
第一部 製造香港公民
1. 製造香港公民--香港公民教育的歷史回顧
2. 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公民教育?--香港公民教育的政治化與非政治化
3. 公民教育在通識?--前瞻香港公民教育的發展與機遇
4. 公民教育與身分認同?--從香港公民教育課程發展看身分認同的演變
5. 何謂良好公民?--香港青少年對良好公民的理解
.附錄一:新設「德育及國民教育科」以及「八十後」現象

第二部 是政治教育而不是政治灌輸
6. 政治教育還是政治灌輸?
7. 政治社教化?--在學校學習政治
8. 教授與政治相關的科目?--有關香港「政公科」教師的個案分析
9. 政治教育的課程設計與教學法:參與+反省
.附件二:政治知識、技能和態度/價值的課程設計和教學法

第三部 國民身分大作戰
10. 在全球化下的身分競逐
11. 全球化對國民教育的挑戰--跨文化教育與國民教育
12. 國民教育與民族主義--香港公民教育老師的國民教育觀
13. 國民教育的雙重使命:培育批判性愛國者
.附件三:製造不懂思考的順民?
評《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小一至中六)諮詢稿》

第四部 講人權但不講行動?
14. 「行動貧乏」的人權教育--在香港公民教育範疇中回顧人權教育的發展
15. 校本人權教育模式--香港中學的個案研究

第五部 公民實踐:由服務、充權到社會公義
16. 由慈惠到社會公義--以服務學習開展公民實踐的中學個案研究
17. 公民參與和學生充權--以培育公民參與為目標的中學個案研究

文章出處/參考文獻

Top